Search

今天看到一則新聞,在講保全業進用中高齡者、銀髮族的狀況。業者說,中高齡工作穩定性高、個性沉著穩重、身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今天看到一則新聞,在講保全業進用中高齡者、銀髮族的狀況。業者說,中高齡工作穩定性高、個性沉著穩重、身段柔軟、親和力強,這些特質都很適合保全業。

確實,每次拜訪進陌生的大樓,如果看到訪客登記櫃台坐的是慈祥的老先生,就會有一種親切感和安心感。

但是這些退休後二度就業的前輩們,不見得那麼在意待遇的問題,長期來看可能造成保全業者習慣支付較低的薪資,使得保全業對年輕人來說,變成低薪又沒有前景的職業,就算投入這個職場,也不會想長期發展。

事實上,同樣是保全業,工作樣態也可能差很多。管理大樓出入口,和保護運鈔車,內容就完全不同。但是目前國內並沒有保全證照制度,只有聽起來很類似的「保全護照」,而且還不是進入保全業的必要條件。早在2006年的「全國保全論壇」,就已經提出過要於建立保全人員證照制度、並進行分類分級。

我之前在議會質詢時,曾提出「保母分級制度」,根據畢業科系、年資、相關課程與考試等因素,建立不同的收費上限標準。保全業的工作內容的差異比保母更大,也更容易進行分級。

例如以「人身保全/現金運送/系統保全/駐衛(大樓)保員」來分級,藉此,業者可以更容易找到適合不同業務的員工,年輕的從業人員也可以透過進修和鍛鍊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,挑戰強度更高、收入也更高的保全任務。

除了分級證照,保全的工作也應該朝專業化邁進。例如,訂定明確的大樓保全職務工作內容,減少糾紛。這樣的良性循環,會讓保全產業愈來愈健全。

#推動保全業證照制度
#分級管理確保年輕人晉升空間


Tags:

About author
我是林于凱,39年的生命中,有32個年頭在高雄生活。這個專頁用來收藏我走訪高雄的所見所聞、人物紀錄及一些個人觀點。希望大家一起攜手,讓高雄變好,我會努力打造個攜手的平台。
我是林于凱,曾經是公務員、記者及NGO工作者,現為高雄市三民區市議員。找回人民對政治的信任、公民參與政治的途徑,努力ing。
View all posts